甘肃农业大学热门专业排名
国家特色专业:草业科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土地资源管理、动物医学、草业科学(草坪管理方向)、动物医学(兽医公共卫生方向)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植物保护、土地资源管理、园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食品科学与工程、农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林学、草业科学
省级:地理信息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工程、种子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水利水电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中草药栽培与鉴定、生物技术、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水利工程、园艺、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农林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
特色专业建设点:草业科学、动物医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土地资源管理、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甘肃农业大学开设专业
类别 | 专业名称 |
材料类(本) | 材料化学 |
草学类(本) | 草业科学 |
草学类(本) | 草坪科学与工程 |
草学类(本) | 草业科学(草坪管理方向) |
测绘类(本) | 测绘工程 |
地理科学类(本)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地理科学类(本) | 地理信息科学 |
电气类(本)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子信息类(本) | 电子信息工程 |
动物生产类(本) | 动物科学 |
动物生产类(本) | 动物科学(畜牧兽医方向) |
动物医学类(本) | 动物医学 |
动物医学类(本) | 兽医公共卫生 |
动物医学类(本) | 动物医学(兽医公共卫生方向) |
动物医学类(本) | 动物药学 |
法学类(本) | 法学 |
工商管理类(本) | 财务管理 |
工商管理类(本) | 市场营销 |
公共管理类(本) | 土地资源管理 |
公共管理类(本)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公共管理类(本) | 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方向)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化学类(本) | 应用化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 | 环境工程 |
机械类(本) | 车辆工程 |
机械类(本)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计算机类(本)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类(本)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建筑类(本) | 风景园林 |
金融学类(本) | 金融学 |
经济学类(本) | 经济学 |
林学类(本) | 林学 |
林学类(本) | 园林 |
林学类(本) | 森林保护 |
农业工程类(本) | 农业水利工程 |
农业工程类(本)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
农业工程类(本) | 土地整治工程 |
农业经济管理类(本) |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类(本) | 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 |
社会学类(本) | 社会工作 |
生物工程类(本) | 生物工程 |
生物工程类(本) | 生物制药 |
生物科学类(本) | 生物技术 |
生物科学类(本) | 生态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 |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水产类(本) | 水产养殖学 |
水利类(本) | 水利水电工程 |
水利类(本)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统计学类(本) | 应用统计学 |
土木类(本) | 土木工程 |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 英语(翻译方向)(英语语言文学方向)(商务英语方向) |
植物生产类(本)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植物生产类(本)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植物生产类(本) | 农学 |
植物生产类(本) | 植物保护 |
植物生产类(本) | 园艺 |
植物生产类(本) | 植物科学与技术 |
中国语言文学类(本) | 汉语言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本) | 秘书学 |
中药学类(本) |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本)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本)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学校简介:
甘肃农业大学是农业农村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国家重点建设的中西部百所高校之一、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前身是1946年10月创建于兰州的国立兽医学院。1950年,改名为西北兽医学院;1951年,改名为西北畜牧兽医学院;1958年,与筹建中的甘肃农学院合并成立甘肃农业大学。
学校坐落在兰州市安宁区,占地1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现设有23个学院(教学部),66个本科专业,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等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动物医学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技术等1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草业科学),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和18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类别,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省部共建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以及各类研究中心(基地)5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