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竞赛> 普法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烟草专卖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对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定罪标准,说法正确的是()。

A.伪劣卷烟、雪茄烟等烟草专卖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达到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销售金额定罪起点数额标准的一倍以上的

B.伪劣卷烟、雪茄烟等烟草专卖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达到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销售金额定罪起点数额标准的二倍以上的

C.销售金额未达到五万元,但与未销售货值金额合计达到十五万元以上的

D.销售金额未达到五万元,但与未销售货值金额合计达到二十五万元以上的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烟草…”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烟草专卖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属于()。

A.法律解释

B.司法解释

C.行政法规

D.部门规章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烟草专卖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烟草专卖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起施行。

A、2010年3月26日

B、2010年3月2日

C、2009年12月28日

D、 2010年2月4日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烟草专卖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发布实施后,原《关于办理假冒伪劣烟草制品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问题座谈会纪要》的通知(商检会[00]号规定自动废止。()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烟草专卖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属于非法经营罪情节特别严重的是?()

A.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B.非法经营卷烟一百万支以上的

C.非法经营卷烟二十万支以上的

D.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烟草专卖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办理非法经营罪案件过程中无法查清销售或者购买价格时,查获的卷烟辅料有品牌的,按照该品牌辅料的()出具的价格计算。

A.查获地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

B.查获地地市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

C.查获地省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

D.国家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年1月1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年1月1日起施行。

A、2017

B.2016

C.2015

D.2018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造成下列后果中,属于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是()。

A.死亡1人以上

B.重伤2人

C.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

D.直接经济损失80万元

E.直接经济损失110万元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了《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了《刑法》中关于信用卡诈骗罪的定罪标准,恶意透支达到()元以上将受到刑法处罚。

A.5000元人民币

B.10000元人民币

C.15000元人民币

D.20000元人民币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重大责任事故罪犯罪主体,包括对矿山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投资人等人员。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

B、实际控制人

C、安全生产监察人员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洗钱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就“明知”规定为()

A.完全明知

B.假定明知

C.推定明知

D.其他明知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

A.1000

B.2000

C.3000

D.5000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