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本科> 工学> 测绘类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某变坡点的桩号为K2+680m,该点的高程为624.88m,其相邻直线的坡度分别为i1=+1.041%,i2=-0.658%,R=5000m,要求

某变坡点的桩号为K2+680m,该点的高程为624.88m,其相邻直线的坡度分别为i1=+1.041%,i2=-0.658%,R=5000m,要求按整桩号法每10m钉一里程桩。请在表中计算该竖曲线的测设数据。

单位:m

里程至起、终点距离(Xi)高程改正数(Yi)坡道高程(H_{i}^{'})竖曲线高程(Hi)备注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某变坡点的桩号为K2+680m,该点的高程为624.88m,…”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某公路纵断面有一变坡点,其桩号里程为K4+100,高程为290.6m,变坡点前后的纵坡分别为i1=-4%,i2=2%,变坡点处的

某公路纵断面有一变坡点,其桩号里程为K4+100,高程为290.6m,变坡点前后的纵坡分别为i1=-4%,i2=2%,变坡点处的竖曲线半径取R=5000m,试计算:

①竖曲线曲线长L、切线长T、外距E,

②K4+100、K4+200、K4+300的设计高程。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某转坡点处坡度角ω为6%,竖曲线半径为2000m,变坡点桩号为K1+200,则该竖曲线起点桩号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设凸形竖曲线范围内中桩的设计高程Z、切线高程T和纵距y的单位均为m,则计算公式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图所示为一图根闭合水准路线示意图,水准点BM2的高程为HBM2=845.515m。1、2、3、4点为待定高程点,各测段高差及测

如图所示为一图根闭合水准路线示意图,水准点BM2的高程为HBM2=845.515m。1、2、3、4点为待定高程点,各测段高差及测站数均标注在图中。请在表中进行平差计算,求出各待定点的高程H1、H2、H3、H4

点号测站数高差/m改正数/mm改正高差/m高程/m备注BM21234BM2辅助

计算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如图所示为段一隧道内的水准测量,水准点BMA的高程HBMA=530.468m,四个测站的观测数据如图所示,请在表中计算1

如图所示为段一隧道内的水准测量,水准点BMA的高程HBMA=530.468m,四个测站的观测数据如图所示,请在表中计算1、2、3、4各点的高程。

单位:m

测 点水准尺读数高 差高程备 注后视a前视b+-计算检核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路线纵断面测量的任务是()。

A.测定中线各里程桩两侧垂直于中线的地面高程

B.绘制路线纵断面图

C.测定中线各里程桩的地面高程

D.测定路线交点间的高差

E.根据纵坡设计计算设计高程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某Ⅰ级铁路上一坡度差为12‰的凸型变坡点的设计高程为325.50m,此处的地面高程为330.00m,则该变坡点处的挖方高度为

A.4.68m

B.4.50m

C.4.32m

D.4.14m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已知A点桩顶实际高程为HA,B点桩的设计高程为H,请问如何将高程H测放到实地()。

A.用经纬仪定直线AB桩点

B.用鉴定钢尺量距

C.在A、B两点间安置水准仪

D.在A点桩立尺,读取读数ha

E.在B点桩侧立尺,上下微移,当水准仪水平中丝正对hb(Hb=HA+ha-H)时,叫“好”或“停”,尺不动,沿尺底B桩侧面画一横线,此横线即为所测设之高程H。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测设已知高程点的方法有()。

A.直接用高差测设法

B.用视线高程测设

C.用桩顶读数改正法

D.用木杆或竹杆画线法

E.用视距测量法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