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本科>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案例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200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212万人,2004年达到280万人。同时,在全

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也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第一次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之中。 这一问题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企业抱怨招人难,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也有人说这主要是高校扩招的原因。但有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在适龄(18—22岁)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仅为15%,而与我国人均GDP相当的国家如菲律宾、泰国,大学生在适龄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则分别为31%、37%,这些国家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并不那么突出。 试就这一问题。从政府职能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案例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200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212…”相关的问题
第1题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以成为不争的事实。浙江省由于经济发达,政府重视,学校配合,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不突出,但大学生就业趋向、就业观念、就业渠道有了新的变化,用人单位和社会环境也跟过去有所不同。这使大学生就业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困扰,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多方重视,合力解决。"这份调查报告的前言部分告诉我们:

A.这是一份关于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B.这是一份关于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向的调查报告

C.这份调查报告的前言部分采用的是概括提要式

D.这份调查报告的前言部分采用的是交代说明式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现在人们常在谈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其实大学生的就业并不难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现在人们常在谈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其实大学生的就业并不难,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2011年减少了345万,这说明我国劳动力的供应从过剩变成了短缺,据报道,近年长三角等地区频频出现"用工慌"现象,2015年第二季度我国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例均为1.06,表明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因此,我国的大学生其实是供不应求的。

还有,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他的整体素质也就越高,适应能力就越强,当然也就越容易就业,大学生显然比其他社会群体更容易就业,再说大学生就业难就没有道理了。

实际上,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其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或对就业岗位的要求过高。因此,只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高校专业设置,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以改变他们的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那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不复存在。

总之,大学生的就业并不是问题,我们大可不必为此顾虑重重。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创历史新高,就业压力仍然很大。请问2021届毕业生总数为多少万人()

A.709

B.809

C.909

D.1009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案例名称: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大学生供过于求 案例适用:失业 案例内容: 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
案例名称: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大学生供过于求

案例适用:失业

案例内容:

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就业高峰。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共同发布的《2006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显示,2006年,劳动力供大于求压力进一步加大,全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2500万人,劳动力资源增量达1700多万人,而今年城镇可新增岗位预计仅有1100万个,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数量达1400万人,这个数字比去年增加了100万人。在新增的劳动力供给中,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毕业总数为2001年的3倍多,估计今后每年增量都在60万左右。根据教育部统计,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呈逐年增长态势:2001年34万人;2002年37万人;2003年52万人;2004年69万人;2005年达到了79万人;2006年突破百万大关。与此相呼应,大学毕业生的薪酬也逐年走低,2003年以来的年平均降幅达20%~30%,2006年已降至平均1000元/月左右。

目前我国高校的毛入学率是19%,而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世界教育报告》,1995年,西方国家的高校毛入学率均已超过了30%,其中有法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芬兰、新西兰、挪威等7个国家超过了50%。但是这些国家并没有因为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或普及化阶段而带来大规模的大学生失业。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我国教育部的统计,1996年,每10万居民中的高校学生人数,大多数发达国家本指标值超过3000人,其中,加拿大为5997人,美国5339人,韩国5609人;当时的国际平均水平为2000人。我国到2000年才有723人;经过大规模扩招后,目前达到2000人的水平,仍只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从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比例看,到2001年,我国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为3877万人,仅占从业人员的5.5%,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3-1/4;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仅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7.5%;高级人才仅占5.5%。到2005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虽然达到4200万人左右,但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和高级人才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并未得到明显提高。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占全部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看,现今大多数国家的专业技术人员有三分之二以上在企业工作,譬如在美国,企业中从事研究开发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占其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80%,而我国在企业工作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还不到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0%,大多数专业技术人员供职于行政事业单位,从事直接技术创新的企业和部门缺少所需人才。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大学生就业难七大原因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原因是岗位供给不足。()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每年火红的7月,大学毕业生一批批离开校园,走向社会,然而就业难的问题成为最现实的问题。大多数毕业生最终通过自主择业走上了各行各业的工作岗位,同时也有很多毕业生怀揣梦想,激情创业。“100人创业,95人死掉或受伤,只有少数人可以摇摇晃晃地走过去”却是大学生创业的真实写照。对大学生而言,自主创业的进取精神令人钦佩,即使失败,这段经历也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大学生在创业时,要有足够的“抗击打”能力,要做好承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当前,我国面临劳动年龄人口下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必须紧抓就业工作不放,认真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岗位培训、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就业服务,有效缓解招工难、就业难,把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之所以要重视就业,是因为()

A.A

B.B

C.C

D.D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是()。

A、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大学毕业生的需要已经得到了充分满足

B、中国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不需要大学毕业生

C、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到企业工作

D、大学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适应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创业活动日益活跃可以有效的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就业难的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