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本科> 历史学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根据材料二,列举两个洋务派创办的“军工企业”。请引用材料二原文评价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

经济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依仗工业革命所形成的技术基础,高速发展对外商业贸易在19世纪中期一跃成为最大的经济强国,占据了工业霸主的地位,把竞争对手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而世界各国都必须毫无保留的为英国的商品敞开大门,若有不从者,枪炮伺候。材料二: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一大批军工企业逐步做到了“凡一切枪炮、轮船、军火均能自造。”(洋务运动)把“近代工业导入中国,开始了中国的机器时代”,使中国在工业近代化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然而,如众所周知,洋务运动既未能使中国强,也未能使中国富„„甲午战争的失败,最终宣告了这一运动的破产。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信息产业成为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美国新兴的信息产业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优势尤为突出,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各国国内市场的开放为这些美国产品迅速占领全球市场提供了便利。

根据材料二,列举两个洋务派创办的“军工企业”。请引用材料二原文评价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根据材料二,列举两个洋务派创办的“军工企业”。请引用材料二原…”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在“19世纪中期一跃成为最大的经济强国”的原因。

经济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依仗工业革命所形成的技术基础,高速发展对外商业贸易在19世纪中期一跃成为最大的经济强国,占据了工业霸主的地位,把竞争对手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而世界各国都必须毫无保留的为英国的商品敞开大门,若有不从者,枪炮伺候。材料二: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一大批军工企业逐步做到了“凡一切枪炮、轮船、军火均能自造。”(洋务运动)把“近代工业导入中国,开始了中国的机器时代”,使中国在工业近代化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然而,如众所周知,洋务运动既未能使中国强,也未能使中国富„„甲午战争的失败,最终宣告了这一运动的破产。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信息产业成为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美国新兴的信息产业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优势尤为突出,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各国国内市场的开放为这些美国产品迅速占领全球市场提供了便利。

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在“19世纪中期一跃成为最大的经济强国”的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根据材料三,归纳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经济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依仗工业革命所形成的技术基础,高速发展对外商业贸易在19世纪中期一跃成为最大的经济强国,占据了工业霸主的地位,把竞争对手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而世界各国都必须毫无保留的为英国的商品敞开大门,若有不从者,枪炮伺候。材料二: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一大批军工企业逐步做到了“凡一切枪炮、轮船、军火均能自造。”(洋务运动)把“近代工业导入中国,开始了中国的机器时代”,使中国在工业近代化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然而,如众所周知,洋务运动既未能使中国强,也未能使中国富„„甲午战争的失败,最终宣告了这一运动的破产。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信息产业成为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美国新兴的信息产业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优势尤为突出,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各国国内市场的开放为这些美国产品迅速占领全球市场提供了便利。

根据材料三,归纳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英国依仗工业革命所形成的技术基础,在19世纪中期一跃成为最大的经济强国,占据了工业霸主的地位,把竞争对手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这段材料表明工业革命()

A.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B.使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

C.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材料一:19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生铁产量1848年为200万吨,1870年时已增长到600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一半,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号称tc世界工厂”。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奥卡万戈三角洲(下图中的A三角洲),亦称“奥卡万戈沼泽”,是世界上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奥卡万戈三角洲(下图中的A三角洲),亦称“奥卡万戈沼泽”,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由奥卡万戈河注入卡拉哈里沙漠而形成。

材料二:奥卡万戈及其周边地区区域图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试从外力作用角度描述A三角洲的形成过程。(6分)

(2)据材料二,分析甲、乙两地区沙漠形成的成因差异。(4分)

(3)据材料二,从聚落规模、聚落发展两个角度比较丙、丁聚落,并分析原因。(6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以下是一组洋务运动时期的言论: 材料一 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
以下是一组洋务运动时期的言论:

材料一 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勤远略。”

材料二奕诉说:“就今日之势论之,发捻交乘,心腹之患也。俄国壤地相接,有蚕食上国之志,肘腋之患也。英国志在通商,暴虐无人理,不为限制则无以自立,肢体之患也。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

材料三冯桂芬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强富之术。”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

(1)曾国藩所谓的“剿发捻”和“勤远略”分别指什么?(5分)

(2)参考材料二、材料三,说明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5分)

(3)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说明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何在。(5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980年5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980 年 5.02 亿公斤 1981 年 6.70 亿公斤 1982 年 7.15 亿公斤 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相关链接: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关系到中国发展和安定。 ⑴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建国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2)据材料二,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19世纪50年代印度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