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本科> 理学> 物理学类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为测定波片的位相延迟角δ,可利用图7.23所示的实验装置使一束自然光相继通过起偏器、待测波片、λ/4波片和检偏

为测定波片的位相延迟角δ,可利用图7.23所示的实验装置使一束自然光相继通过起偏器、待测波片、λ/4波片和检偏器.当起偏器的透光轴和λ/4波片的快轴沿x轴,待测波片的快轴与x轴成45°角时,从λ/4波片透出的是线偏振光,用检偏器确定它的振动方向便可得到待测波片的位相延迟角.试用琼斯计算法说明这一测量原理.

为测定波片的位相延迟角δ,可利用图7.23所示的实验装置使一束自然光相继通过起偏器、待测波片、λ/4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为测定波片的位相延迟角δ,可利用图7.23所示的实验装置使一…”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为测定波片的相位延迟角δ,采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使一束自然光相继通过起偏器、待测波片、λ/4片和检偏器。当起

为测定波片的相位延迟角δ,采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使一束自然光相继通过起偏器、待测波片、λ/4片和检偏器。当起偏器的透光轴和λ/4片的快轴设为x轴,待测波片的快轴与x轴成45°角时,从λ/4片透出的是线偏振光,用检偏器确定它的振动方向便可得到待测波片的相位延迟角。试用琼斯计算法说明这一测量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为测定波片的相位延迟角δ,采用图10-11a所示的实验装置:使一束自然光相继通过起偏器、待测波片、λ/4

为测定波片的相位延迟角δ,采用图10-11a所示的实验装置:使一束自然光相继通过起偏器、待测波片、λ/4片和检偏器。当起偏器的透光轴和λ/4片的快轴设为x轴,待测波片的快轴与x轴成45°角时,从λ/4片透出的是线偏振光,用检偏器确定它的振动方向便可得到待测波片的相位延迟角。试用琼斯计算法说明这一测量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在两个线偏振器之间放入位相延迟角为δ的一块波片,波片的光轴与起偏器的透光轴成a角,与检偏器的透光轴成β角。试利用下式。 证明:当转动检偏器时,从系统输出的光强最大值对应的β角为?

在两个线偏振器之间放入位相延迟角为δ的一块波片,波片的光轴与起偏器的透光轴成a角,与检偏器的透光轴成β角。试利用下式

证明:当转动检偏器时,从系统输出的光强最大值对应的β角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外观完全相同的3个晶体光学元件(线偏振器、1/4波片和1/2波片)因标记脱落无法分开。现有一个单色光源(发自然光

外观完全相同的3个晶体光学元件(线偏振器、1/4波片和1/2波片)因标记脱落无法分开。现有一个单色光源(发自然光)、一个反射镜、一个透反比为1:1的分光镜、一台功率计,试设计实验方法将上述3种光学元件分开,画出实验装置图并简单说明实验步骤。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一束自然光通过λ/4波片后,其偏振态为

A.圆偏光。

B.线偏光。

C.椭圆偏光。

D.自然光。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让入射光连续通过两个偏振片,前者称为起偏片,后者称为检偏片,通过改变二者之间的夹角可调节出射光的光强。设入射光为自然光,通过起偏片后的光强为1,要使出射光强减弱为1/ 2、1/ 4、1/8.试问二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夹角各为多少?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两块偏振片 透振方向夹角为60°,中央插入一块1/4波片.波片主截面平分上述夹角(图15-10).用光

两块偏振片 透振方向夹角为60°,中央插入一块1/4波片.波片主截面平分上述夹角(图15-10).用光强为I的自然光入射,求通过第二个偏振片的光强。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用一块1/4波片和一块偏振片鉴定一束椭圆偏振光,达到消光位置后,1/4波片的光轴和偏振片透振方向相差30°,求椭

用一块1/4波片和一块偏振片鉴定一束椭圆偏振光,达到消光位置后,1/4波片的光轴和偏振片透振方向相差30°,求椭圆偏振光的长、短轴之比。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一束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再通过λ/4波片入射到反射镜上,要使反射光不能透过偏振片,则波片的快、慢轴
与偏振片的透光轴应该成多少角度?试用琼斯计算法给以解释。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导出相位延迟角为δ,快轴与x轴成α角的波片的琼斯矩阵。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