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业技能鉴定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碱石灰的主要成分

某学习小组对在实验中吸收过二氧化碳气体的碱石灰成分进行了研究.

【查阅资料】

①碱石灰是CaO与NaOH 的固体混合物,通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及干燥气体.

②碱性的Na2CO3溶液可以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提出猜想】

该碱石灰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____、Ca(OH)2、CaCO3、NaOH和____.

【设计方案、收集证据】

(1)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的碱石灰样品,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有白色沉淀,甲同学认为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3,乙同学认为他的结论不准确,原因是:____(填化学方程式).

(2)乙同学进一步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过程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从甲同学的烧杯中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____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

②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明显现象

通过实验及分析,样品中不含有:

____.

【解释与评价】

(1)乙同学进一步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通过称量B装置的质量变化来确定样品的成分及质量(气密性良好,每步均完全反应,操作无误).

某学习小组对在实验中吸收过二氧化碳气体的碱石灰成分进行了研究.【查阅资料】①碱石灰是CaO与NaOH

多次实验发现测定结果有时偏大有时偏小偏差,试分析其主要原因:____。

(2)在老师的指导下乙同学完善了实验装置,并重新进行了实验,步骤如下:

某学习小组对在实验中吸收过二氧化碳气体的碱石灰成分进行了研究.【查阅资料】①碱石灰是CaO与NaOH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将5.06g干燥的样品放入锥形瓶中;

②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关闭活塞b;

③称量盛有氢氧化钠浓溶液的D瓶质量;

④向锥形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⑤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⑥称量D瓶质量,增重2.2g.

通过分析及计算可知:5.06g样品中各成分及质量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碱石灰的主要成分”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干燥二氧化碳通常使用浓硫酸,氢氧化钠,碱石灰均可。()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碱石灰烧结法生产氧化铝所用的碱是哪一种?()

A.NaOH

B.Ca(OH)2

C.Na2CO3

D.CaCO3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氢氧化钠俗称叫什么

探究(1):碳酸氢钠(NaHCO3)俗名小苏打,常用于食品和医学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进行加热,发现有气泡,同时还剩余白色固体.他们对白色固体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白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和一种常见的固体.

【提出猜想】

猜想1:白色固体是碳酸钠,

猜想2: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钠

猜想3: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兴趣小组为了确定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填写下表: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溶于水,加入过量的中性氯化钙溶液,过滤.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1成立

步骤二:取滤液少许,往滤液中滴入:①____

②____

【实验总结】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③____.

探究2:某化学兴趣小组把金属钠投到硫酸铜溶液中,实验并非如想象的有红色铜析出,而是生成一种蓝色沉淀.同学们非常好奇并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金属钠投到硫酸铜溶液中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

【查阅资料】钠是非常活泼的金属,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并放出气体,生成的溶液显碱性

【提出猜想】

猜想1: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某碱溶液,某碱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猜想2: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某气体和某碱溶液,某碱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实验探究】

实验一:同学们把一小块切干净的钠投到装有少量蒸馏水的试管中,点燃生成的气体,听到“噗”的一声后燃烧起来;

实验二:在剩余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发现有蓝色沉淀.

【实验总结】

①两个猜想中的“某碱”是____,猜想2中生成的气体是____;

②水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③请你判断猜想____成立.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宇宙飞船的资料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返航,标志着我国已跨入航天领域国际领先行列.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宇宙飞船中可用超氧化钾(KO2)作为氧气再生剂.超氧化钾是一种固体,它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4KO2+2CO2=2K2CO3+3O2

为了验证这个反应能够产生氧气,该小组同学以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的CO2来与KO2反应制取O2,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1)C处应从A、B两种装置中选择______作CO2发生装置.检验G中集气瓶内收集的气体是否为氧气,可以在取出集气瓶后,用______检验.

(2)已知CO2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3)为了除去O2中可能混有的CO2,F中可盛放______溶液.

(4)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能生成氧气可能与CO2中混有的水蒸气有关.若要检验干燥的CO2能否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氧气,你对上述实验装置的改进方法是______.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泡打粉的成分

制作馒头时常加入泡打粉,在制作过程中由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馒头变得松软可口.小明对泡打粉的发面原理产生兴趣,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泡打粉是一种复合膨松剂,又称为发泡粉,可作为快速发面剂用于制作面食.某种泡打粉的主要成分是小苏打粉和酒石酸氢钾.

【提出问题】泡打粉为什么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猜想】

猜想1:小苏打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猜想2:酒石酸氢钾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猜想3:小苏打和酒石酸氢钾在溶液中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探究】小明利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在装置1的a试管中放入小苏打,加热a试管口内壁有无色液滴,______.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猜想1正确

在装置1的a试管中放入酒石酸氢钾,加热a试管口内壁有无色液滴,石灰水不变浑浊

______

在装置2的c试管中放入小苏打和酒石酸氢钾的混合物,滴加______.______,

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3正确

【实验反思】

(1)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小明又查阅到碳酸氢钠分解的反应为:

2NaHCO3

.
Na2CO3+H2O+CO2↑,根据以上实验结论和所学知识,小明对探究问题又提出了第4个猜想,并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利用装置2完成实验验证,其实验方案为______.

(2)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下列关于泡打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泡打粉保存时要注意防潮

B.使用泡打粉前不需要将面进行发酵

C.用纯碱替代泡打粉能起到完全相同的效果

D.泡打粉在加水揉面与蒸馒头的过程中均能起到发面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制取二氧化硫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研究用过量的锌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的有关问题。

(1)这样制取的二氧化硫气体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____。

(2)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连接成一整套实验装置以验证(1)的判断是否正确,若按气体从左到右流向时,气体流经的各装置导管的编号依次是____(用a、b……填写)。

(3) 根据(2)确定的实验过程,请将实验时有关装置中所盛药品、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填入下表:

装置

所盛药品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B

C

CuO固体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碱石灰主要成分

(10哈尔滨).53. (4分)如图所示,将蜡烛和装有碱石灰(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的玻璃管固定在已调平的天平左盘,往右盘加砝码至天平平衡。点燃蜡烛,使燃烧产物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⑴蜡烛燃烧过程中,天平的(填“左”或“右”)盘_______逐渐下沉。

⑵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天平失去平衡的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膨松剂是什么

某面包膨松剂由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两种物质组成.化学小组为验证该膨松剂的成分,查阅资料,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实验开始前弹簧夹都处于关闭状态).

资料:①膨松剂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2NaHCO3Na2CO3+H2O+CO2↑; NH4HCO3NH3↑+H2O+CO2↑;

②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溶解700体积氨气,氨气溶于水所得溶液为氨水.

(1)是否需要将装置B中的水换成澄清石灰水,说明理由.

(2)如果没有装置C,可能会对实验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3)利用上述装置验证膨松剂的成分,简述实验操作及判断依据.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判断下列情况对测定结果的影响:a.标定NaOH溶液时,邻苯二甲酸氢钾中混有邻苯二甲酸;b.用吸收了二氧化碳的NaOH溶液滴定H3PO4至第一化学计量点情况怎样?若滴定至第二化学计量点时,情况又怎样?c.已知某NaOH溶液吸收了二氧化碳,约有0.4%的NaOH转变成Na2CO3。用此NaOH溶液测定HAc的含量时,会对结果产生多大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下列哪项内容不是紧闭循环装置的组成部件()

A.新鲜气流入口,呼气和吸气导向活瓣

B.吸气和呼气呼吸管

C.面罩和气管导管

D.呼吸囊和二氧化碳吸收器(含碱石灰)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